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为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轮机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2017年列为福建省高峰学科。

本学科依托于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学院的办学历史起源于陈嘉庚先生1920年创办的集美航海教育学科。现设有4个学科方向: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电子电气与海洋信息化工程、船舶节能与海洋新能源。

本学科现有双聘院士潘德炉教授以及20名全职博士生导师,包括赵振业院士、谷宇院士、千人计划林峰教授和国防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建华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国家海洋工程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余建星教授为本学科的兼职博导。

本学科现建有“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数字福建卫星通信与海洋监测物联网实验室”、 “福建省近海小型绿色智能船舶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海工装备检测与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厦门市海洋腐蚀与智能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建有“福建游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技术中心” 、“福建省船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船机检测与再制造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海洋工程保障系统科技创新平台”、“集美大学海洋牧场养殖装备研究院”、“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先进检测技术实验室”等学术研究服务平台,建有“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研究生创新实践与教育平台。

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立足海西,面向东南沿海,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建设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海上交通运输领域所需的创新型高端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本学位点坚持特色发展,致力于行业领域内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和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着重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积极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对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振兴发展以及"海丝"核心区战略的构建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为台海两岸共同开展合作研究和行业高端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