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正文

魏旻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5日 08:24 作者: 访问量:


姓名:魏旻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2

毕业院校:集美大学

学历:本科

学位:学士

所在单位:轮机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20.9

办公地点:主机教研室320

电子邮箱:wiiny@jmu.edu.cn

一、个人简介

魏旻,男,籍贯江西萍乡,集美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毕业,高级轮机长,双师型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船舶轮机仿真技术、航海类人才培养等。教改方面,主持福建省中青年课题并成功结题,参与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并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主编船舶教学实习教材,有效弥补育德轮实习教材空白。科研领域,主导并参与多项市厅级、省级项目及横向课题。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轮机专业工程认证、海事局船员培训课程论证,担任国家海事局船员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积极参与集美大学船舶动力与修造实验室的筹划、建设及维护管理。

二、研究概况:

(1)基于5G技术的船用CO2灭火系统参数化设计与释放操作系统的开发:

基于5G技术研究VR/AR虚拟/增强现实关键技术,并将此技术在船用CO2灭火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进行创新性应用;以集美大学教学实习船“育德”轮(载重吨6.4万吨)为仿真对象,采用B/S架构,融合5G与VR技术优势,运用3DMax建模软件仿真“育德”轮大型CO2灭火系统及机舱火灾场景,开发了逼真度高、交互性强和实训效果好的船舶机舱火灾应急应变虚拟仿真平台

(2)智能绿色船舶新需求和新工科背景下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针对航运业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趋势,特别是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规范》与《绿色生态船舶规范》的出台,开展轮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聚焦于智能、绿色船舶对海员知识、技能、素质的新要求,以及现有人才培养规格的不适应性,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建设跨学科师资团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编写特色教材、创新教学资源和方法等手段,培养适应智能、绿色船舶发展需求的高端航海人才。课题研究核心创新点在于率先提出适应新需求的轮机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方向和内容,重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并创新性地探索跨学科复合型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模式。

三、论文成果:

代表性论文:

[1]魏旻,王永坚.5G与VR技术融合的机舱火灾应变平台开发[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9(02):162-170.DOI:10.19715/j.jmuzr.2024.02.08.

[2]魏旻,王永坚.船舶机舱灭火虚拟仿真教学探讨[J].天津航海,2023,(02):61-64.

[3]王永坚,吴怡婷,魏旻,等.VR与云技术融合的船用柴油机诊断拆检系统[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7(05):431-438.DOI:10.19715/j.jmuzr.2022.05.07.

[4]王永坚,吴怡婷,魏旻,等.船用中高速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智能故障诊断[J].船舶工程,2022,44(10):71-79.DOI:10.13788/j.cnki.cbgc.2022.10.12.

四、科研项目: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于5G技术的船用CO2灭火系统参数化设计与释放操作系统的开发,福建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已结题,主持;

(2) 抑制低硫条件下船舶柴油机缸套腐蚀磨损的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已结题,参与;

(3) 船舶智能运维系统集成与安全感知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市海洋与渔业局(子课题),已结题,参与。

五、出版教材

(1)船舶教学实习--轮机,2022.12.1,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蔡应强

下一篇:张贤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