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是福建省教育厅2009年批准筹建的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集美大学建设;2011年11月,顺利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的验收。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电力推进及其控制、船舶与海上装置能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实验室拥有研究和技术人员4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讲师 6人;其中博士25人。

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办公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近5000多万元,建设有22个科研平台,包括船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科研平台、温度流量可控的冷热水源装置科研平台、新型制冷剂及高温热泵实验台、船舶设备状态监测及再制造技术研究平台、数字水池及船舶性能研究平台、船舶油液监测技术平台、船舶仿真电站研究平台、机舱综合信息系统研究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平台、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究平台、船用柴油机性能研究平台、热泵干燥实验台、船舶余热吸附式制冷空调研究平台、船舶液压系统研究平台等。

实验室的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

1、船舶自动化装置研发和系统集成

根据各类船舶机电设备运行参数采集传感器,核心控制器件和I/O模块,以及组态和数据库等自动化软件,建立基于服务器的,FSC架构的新一代船舶自动化系统集成环境;建立先进的船舶电站和电力推进系统和仿真控制系统。

2、船舶机电设备性能测试

重点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力系统、甲板机械、船舶液压系统、船舶制冷系统的性能测试;研究船舶重要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与诊断、信号分析和处理、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

3、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实验室拥有船舶设计软件,建立船体数字化设计和工艺设计公共平台,服务周边企业,并承接对外技术培训和设计任务。拥有有限元、优化设计软件,将现代设计引入到甲板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大幅度提升甲板机械性能价格比。

4、船舶与海洋工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仿真

应用3D建模软件、场景编辑软件、物理引擎软件以及图形驱动软件,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虚拟现实产品制作平台和播放系统,研究船舶轮机仿真数学模型,研制船舶轮机虚拟操作训练和评估系统,研制船舶与海洋工程虚拟试验和虚拟拆装操作系统,建立现代船员培训基地和产品仿真基地。

近年来,在船舶轮机模拟器研发、太阳能在船舶上应用、新能源游览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究、远程船舶监控系统研发以及油液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三年,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市政府基金等纵向项目150余项、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80余项,研究总经费达3500多万元,获得8项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机构论文54篇,高级职称人员人均发表学术论文2.5 篇。

实验室将围绕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国际发展前沿,不断凝炼、提升研究方向和创新目标,积极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国内有较高影响,个别领域具有国际影响,成为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产品和系统创新设计、检验与检测、高级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