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通告 三 (20150527修改)
答辩组组长:熊云峰答辩组成员:孙倩、陈章兰、刘颂军、朱兆一
答辩时间:2015年5月30日 (周六)答辩地点:育志0321
教研室提交答辩单时间:2015年6月4日上午
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资料时间:2015年6月5日9:00——11:00(该时间段内必须交齐,无第2次提交时间 )
顺序 |
时间 |
姓名 |
学号 |
班级 |
论文(设计)题目 |
导师 |
评委 |
1 |
8:30-8:45 |
温清生 |
2011123026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312A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袁红莉 |
熊云峰、孙倩 陈章兰、刘颂军 朱兆一 |
2 |
8:45-9:00 |
魏联盟 |
2011123059 |
船舶1112 |
53000DWT散货船313P/S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3 |
9:00-9:15 |
林贞琦 |
2010123039 |
船舶1112 |
9000DWT油船总体方案设计 |
李宗民 |
4 |
9:15-9:30 |
张嘉育 |
2010123052 |
船舶1112 |
10000DWT油船总体方案设计 |
5 |
9:30-9:45 |
卓静云 |
2011123002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314P/S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袁红莉 |
6 |
9:45-10:00 |
胡松涛 |
2011123025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314C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
10:00-10:15 |
上午中途休息 |
7 |
10:15-10:30 |
廖世模 |
2011123044 |
船舶1112 |
组合式双体船的结构强度计算 |
刘建闽 |
8 |
10:30-10:45 |
刘荷盛 |
2011123056 |
船舶1112 |
船舶阻流板二维数值计算 |
9 |
10:45-11:00 |
李淑媛 |
2011123032 |
船舶1112 |
53000DWT散货船417S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袁红莉 |
10 |
11:00-11:15 |
范润冰 |
2011123001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418P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11 |
11:15-11:30 |
陈子扬 |
2010123049 |
船舶1112 |
11000DWT油船总体方案设计 |
李宗民 |
12 |
11:30-11:45 |
傅飞立 |
2010123043 |
船舶1112 |
65000DWT散货船总体方案设计 |
13 |
14:00-14:15 |
林志华 |
2011123003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418S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袁红莉 |
14 |
14:15-14:30 |
杨建丰 |
2011123027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417P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15 |
14:30-14:45 |
郭杨 |
2011123055 |
船舶1112 |
53000DWT散货船419A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16 |
14:45-15:00 |
许熠 |
2011123009 |
船舶1111 |
42000t油船型线设计及其性能初步分析 |
刘建闽 |
17 |
15:00-15:15 |
吴文瑾 |
2011123006 |
船舶1111 |
24000t油船型线设计及其性能初步分析 |
18 |
15:15-15:30 |
解鹏举 |
2010123031 |
船舶1111 |
17000t散货船型线设计及其性能初步分析 |
19 |
15:30-15:45 |
潘祥昇 |
2011123014 |
船舶1111 |
15000DWT散货船初步设计 |
刘启民 |
|
15:45-16:15 |
下午中途休息 |
|
20 |
16:15-16:30 |
尤彬彬 |
2010123038 |
船舶1112 |
70000DWT散货船总体方案设计 |
李宗民 |
21 |
16:30-16:45 |
曾衡涛 |
2010123050 |
船舶1112 |
75000DWT散货船总体方案设计 |
22 |
16:45-17:00 |
许珊珊 |
2011123031 |
船舶1112 |
53000DWT散货船419B双层底分段生产设计 |
袁红莉 |
23 |
17:00-17:15 |
张瑞林 |
2011123023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322P/S舷侧分段生产设计 |
24 |
17:15-17:30 |
林国庆 |
2011123004 |
船舶1111 |
53000DWT散货船323P/S舷侧分段生产设计 |
答辩通告三 船舶与海洋工程教研室.doc